安德鲁北京代表处

  • 《论尼采〈善恶的彼岸〉》
  • NIETZSCHE’S BEYOND GOOD AND EVIL
  • 图书类型:大众哲学      浏览次数:18
  • 作者:Daniel Conway
  • 出 版 社: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代理公司:ANA/Jessica Wu
    页    数:264页
    出版时间:2024年2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
    审读资料:电子稿
  • 联系人:Rights
内容简介
本书亮点:

 探讨了《善恶的彼岸》中的哲学论点和修辞策略
 对诸如权力意志、上帝之死、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等级秩序、高贵灵魂以及狄俄尼索斯的归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
 为每一部分单设一章,配有导读、总结和评述
 含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关键术语词汇表和延伸阅读参考

通过研究尼采的《善恶的彼岸》,丹尼尔·康威条理清晰、循序渐进地梳理了其成熟时期的哲学思想。他将此书视为一个统一且结构严谨的整体,采用解释性方法,挖掘其更深层的思想内涵。

从这一角度看,该作品是尼采为他理想中的读者,在迈向后道德时代之际所写的一本思想启蒙指南。康威在梳理这部作品主要目标与结构的同时,也将尼采的论述置于更广阔的语境中进行了探讨。在阅读本书时,读者无需事先了解尼采该部著作及其思想。通过阅读,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书中内容,尤其是后半部分政治主题的相关内容。

《论尼采〈善恶的彼岸〉》

年表
引言
《善恶的彼岸》的标题与副标题
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的目标
尼采的目标读者群
尼采的序言

第一部分:论哲学家的成见
预览
章节概要
求真意志
求真意志与哲学家的成见
作为生活条件的谬误
引入权力意志
心理学:昔日及未来的科学女王
评述

第二部分:自由精神
预览
章节概要
道德的自我克服
重述权力意志
转向未来
评述

第三部分:宗教特性
预览
章节概要
消解圣人的悖论
宗教本能
现代哲学的厌世无神论
“新”哲人
欧洲基督教之灾祸
评述

第四部分:格言与插曲
预览
章节概要
尼采的影响
复现主题与持续动机
评述

第五部分:论道德的自然史
预览
章节概要
自然的律令
道德神经症
“新”哲人:指挥者与立法者
评述

第六部分:我们学者
预览
章节概要
作为立法者的哲人
学者的美德
哲人是什么(及做什么)
评述

第七部分:我们的美德
预览
章节概要
再论美德
美德的多种色彩
美德的多种外衣
“我们这些不道德主义者!”
一项新任务
评述

第八部分:民族与祖国
预览
章节概要
德意志灵魂
为欧洲犹太民族建立家园
欧洲如何能成一体
评述

第九部分:何谓高贵?
预览
章节概要
利用“历史转折点”
高贵与自尊
狄俄倪索斯的揭示
评述

来自崇山峻岭:过后之歌
预览
诗节1-13概要
诗节14-15概要
评述

关键术语词汇表
《善恶的彼岸》的延伸阅读指南
参考文献
索引
相关资料
版权状态
获奖信息
媒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