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北京代表处

  • 《思维之声:详解概念音乐》
  • THE SOUND OF THINKING: A Listener’s Companion to Conceptual Music
  • 图书类型:音乐      浏览次数:4
  • 作者:Craig Dworkin
  • 出 版 社: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代理公司:ANA/Jessica Wu
    页    数:328页
    出版时间:2026年4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
    审读资料:电子稿
  • 联系人:Rights
内容简介
一本生动的音乐实践和作品集,颠覆了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概念,同时使我们从多方面感受音乐经典。
 
一位艺术家从一顶帽子上随机画出两个八度音阶的音高,刚好足以设置字典中“打印”一词定义的每个音节。一位艺术家在互联网上搜索猫“弹”钢琴的可爱视频,分毫不差地拼接出了阿诺德·勋伯格的《三首钢琴曲》。在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的专辑《泛蓝调调》(Kind of Blue)发行半个世纪后,一个爵士乐队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全神贯注地练习,以准确再现原作。这些表演有一个共同点:系统结果是绝对精确的。从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到小野洋子(Yoko Ono),从史蒂芬·莱许(Steve Reich)到桑·拉(Sun Ra),《思维之声》汇集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或声音作品,这些作品是算法的、自动的、置换的、程序的或具有其他结构的,与通常艺术创作所具有的创造性和表现力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本书的26篇短文中,每篇短文都以字母表中不同的字母开头。克雷格·德沃金(Craig Dworkin)讨论了根据预定规则创作或表演的作品,将艺术创作转化为一个按照程序运行的系统。书中详细介绍的作品来自一个多世纪间的音乐实验,通过将音乐与表达脱钩,并将创造力从声音的层面转移到设计一个可以有组织系统的层面。在这些作品的基础上,本书以一个新的视角,研读音乐创新的历史。这本书不仅强调了音乐在二十世纪概念艺术中的关键作用,还指出了不同艺术家和运动之间从前被忽视的联系。

《思维之声:详解概念音乐》

引言:定义和注意事项
第一章:字母表:即兴和随意的组织
第二章:鸟类:非人类作曲家
第三章:国际象棋:棋盘的声音化
第四章:数据:数据的声音化
第五章:勘误:机会和已有的
第六章:伪造:挪用
第七章:胶水:拼贴和挪用
第八章:螺旋:几何的声音化
第九章:国际音标:演说的转化与去技能化
第十章:掷骰子:机会与游戏
第十一章:小猫:挪用和去技能化
第十二章:长:计算持续时间
第十三章:静音:挪用和删除
第十四章:自然:非人作曲家、去技能表演、系统
第十五章:机构:挪用
第十六章:肖像:声音化、挪用、擦除
第十七章:问答:机会与游戏
第十八章:岩石:机会
第十九章:演讲:声音的声音化
第二十章:黑暗:机会和系统
第二十一章:乐如画:图像的声音化
第二十二章:阴道:是的。
第二十三章:编织:声音化和已有的
第二十四章:木琴:挪用和删除
第二十五章:Y形交叉:系统
第二十六章:区域:系统

致谢
注释
索引
相关资料
版权状态
获奖信息
媒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