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北京代表处

  • 《亚里士多德与悲剧的时间性》
  • ARISTOTLE AND TRAGIC TEMPORALITY
  • 图书类型:大众哲学      浏览次数:53
  • 作者:Sean D. Kirkland
  • 出 版 社: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代理公司:ANA/Jessica Wu
    页    数:264页
    出版时间:2025年2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
    审读资料:电子稿
  • 联系人:Rights
内容简介
本书亮点:

 对亚里士多德哲学方法的现象学解读
 对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全新理解
 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与悲剧紧密联系起来
 对时间哲学史进行了广泛研究,对比古今观点

本书探讨了一个令学者们着迷了数百年的主题:亚里士多德关于时间与人类经验的思想。但本书并非关注其《物理学》(Physics)中涉及的自然哲学,而将目光聚焦于他的《诗学》(Poetics)和《伦理学》(Ethics),采用了独特的研究方法。肖恩·D·柯克兰深入分析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人类始终处于无法完全掌控的过去与无法预测的未来之间。这种困境在悲剧表演中尤为明显。在这一背景下,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呈现出了新的意义——它展示了人类如何接受这一无可避免的现实,同时依然能找到追求幸福与成功的方法。

《亚里士多德与悲剧时间性》

致谢
缩写表
亚里士多德引语表
引言:一种古老的非在场形而上学

第一章:时间与时间性的现代与后现代哲学
1. 现代时间作为客观或主观存在:笛卡尔、牛顿、康德、胡塞尔
2. 强加于亚里士多德文本之上的现代时间观
3. 后现代时间性:胡塞尔、柏格森、海德格尔

第二章:作为原现象学方法的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
1. 《论题篇》(Topics)中的“有声望的意见”、现象性及辩证路径
2. 亚里士多德对“辩证法”的批评
3. 《物理学》(Physics)中的辩证法与自然进路径
4. 作为辩证法起点的现象与话语

第三章:在《诗学》(Poetics)中展现悲剧时间性
1. 在创世时刻看见最终目的
2. 悲剧的诞生
3. 悲剧性凝思,介于认知主义与非认知主义路径之间
4. 摹仿、学习与人性
5. 作为完整、整体且具一定规模的实践之摹仿
结论

第四章:《伦理学》(Ethics)中悲剧时间性下的生存困境
1. 康德(Kant)道德观的理性基础
2. 皮埃尔·阿多(Pierre Hadot)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古代哲学
3. 生活于过往与未来之善之间
4. 论柏拉图《对话录》(Dialogues)中的伦理学理智主义
5. 实践智慧的时间性
6. 作为伦理判断来源的过往与未来

结论:《物理学》(Physics)卷四第10-14章中的柯罗诺斯现象学

参考文献
索引
相关资料
版权状态
获奖信息
媒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