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
-
弗兰克·克洛斯
-
Frank Close
-
弗兰克·克洛斯教授(Frank Close OBE)是一位物理学家、广播员和作家。他曾任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联络主管,现任牛津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和埃克塞特学院名誉研究员。2013年,他因在科学传播方面的卓越表现获得了英国皇家学会的迈克尔·法拉第奖(Michael Faraday Prize),1996年获得了物理学会的开尔文奖章。他是唯一一位三次获得英国科学作家奖(British Science W...
|
|
|
|
-
《世界毁灭者》
-
DESTROYERS OF WORLDS: The Deep History of the Nuclear Age
- 图书类型:非小说
- 作者:Frank Close
-
出 版 社:Penguin Press
代理公司:PEW/ANA/Jessica
页 数:352页
出版时间:2025年6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
审读资料:电子稿
- 联系人:Rights
浏览次数:1837

内容简介
《世界毁灭者》将是第一部由物理学家撰写的“原子时代”大众史书,介绍奥本海默之前原子弹的起源故事。书以1895年为起点,记录了从发现X射线到1945年在新墨西哥州沙漠中爆炸性释放原子能之间的五十年历史。
《世界毁灭者》跳跃时空,选择性叙事科学发现,从一块照相板在黑暗中意外曝光开始讲起,后延伸至天才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在剑桥大学首次分裂原子。但是,随着故事发展,从米兰的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谈到柏林的奥托-哈恩(Otto Hahn)和莱塞-迈特纳(Liese Meitner),再到巴黎的艾琳-约里奥-居...
展开
《世界毁灭者》将是第一部由物理学家撰写的“原子时代”大众史书,介绍奥本海默之前原子弹的起源故事。书以1895年为起点,记录了从发现X射线到1945年在新墨西哥州沙漠中爆炸性释放原子能之间的五十年历史。
《世界毁灭者》跳跃时空,选择性叙事科学发现,从一块照相板在黑暗中意外曝光开始讲起,后延伸至天才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在剑桥大学首次分裂原子。但是,随着故事发展,从米兰的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谈到柏林的奥托-哈恩(Otto Hahn)和莱塞-迈特纳(Liese Meitner),再到巴黎的艾琳-约里奥-居里(Irene Joliot-Curie),涉及领域和范围扩大,科学竞争渐渐成为中心议题。竞争之下,既有巨大突破,也有无数失误--比如奥托-哈恩和恩里科-费米各自发现了裂变的秘密,却都没有意识到其中意义。
新书将包含大量新材料:例如,重新评价莉斯-迈特纳(Lise Meitner)、艾达-诺克(Ida Nock)和艾琳-居里(Irene Curie)发挥的关键作用;弗兰克-克洛斯(Frank Close)发现了利奥-西拉德(Leo Szilard)顿悟原子链式反应的背景;以及对恩里科-费米才华横溢、重情重义的同事埃托雷-马约拉纳(Ettore Majorana)所做工作的见解。
过往书籍主要从国家层面解析关于原子弹的故事,或者聚焦于二战之前十年的故事。唯一能与这本新书相媲美的只有理查德-罗兹(Richard Rhodes)1986年出版的《原子弹的制造》(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篇幅之长令人生畏),然当时许多科学工作尚未解密,且理查德-罗兹并非科学家。
全书目录:
致谢
序曲:三一 1945
第一部分:原子核的揭示——1895—1913
1. 第三次革命
2. 从新西兰走向世界
3. 奥托·哈恩和莉泽·迈特纳
4. 核原子
第二部分:原子核的阐释——1914 至 1932 年
5.卢瑟福“分裂原子”
6. 铍之谜
7. 教皇
8. 卧床两周
9. 私酿烈酒
10. 魔法师
插曲:核物理学的诞生——1933 年索尔维会议会议
第三部分:释放核魔——1933 至 1939 年
11. 费米解释β放射性
12. 第三次就对了
13. 铀及更远
14. 马约拉纳的愿景
15. 林中漫步
16. 连锁反应
第四部分:核机密——1940—1960
17“极其强大的炸弹”
18 核发动机
19. 世界毁灭者
20. 乌拉姆 - 特勒发明
21. “沙皇炸弹”的疯狂之举
附录:诺贝尔三杰——哈恩、罗特布拉特和萨哈罗夫
后记
参考文献
注释
索引
收起
相关资料
Best Sellers Rank:
#15 in Nuclear Weapons & Warfare History (Books)
#90 in History & Philosophy of Science (Books)
#135 in World War II History (Boo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