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
-
安德鲁•M•詹波尔-佩辛格
-
Andrew M. Jampol-Petzinger
-
安德鲁•M•詹波尔-佩辛格(Andrew M. Jampol-Petzinger)是密歇根州艾伦代尔市大峡谷州立大学(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的哲学访问助理教授。他的文章发表在《今日哲学》(Philosophy Today)和《研讨会:加拿大大陆哲学杂志》(Symposium: Canadian Journal of Continental Philosophy...
|
|
|
|
-
《德勒兹、克尔凯郭尔及自我伦理》
-
DELEUZE, KIERKEGAARD AND THE ETHICS OF SELFHOOD
- 图书类型:大众哲学
- 作者:Andrew M. Jampol-Petzinger
-
出 版 社: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代理公司:ANA/Jessica Wu
页 数:184页
出版时间:2024年2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
审读资料:电子稿
- 联系人:Rights
浏览次数:64

内容简介
吉尔·德勒兹(Gilles Louis Réné Deleuze)曾对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进行过鲜有人知的解读,安德鲁·詹波尔-佩辛格对此进行了探讨,带来了关于伦理与自我的全新视角。他对那些依赖于固定且基于实体的“自我”概念的道德判断和身份理论提出了质疑。
两位思想家均对此类范畴予以否定,从这一点出发,詹波尔-佩辛格探讨了他们如何将伦理视为一个持续生成的过程。他提出了一种规范性的愿景,强调成长和自我超越。但同时,他也认识到,应当支持一种既能实现人生意义,又能让人生过得舒服的价值观。
《德勒...
展开
吉尔·德勒兹(Gilles Louis Réné Deleuze)曾对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进行过鲜有人知的解读,安德鲁·詹波尔-佩辛格对此进行了探讨,带来了关于伦理与自我的全新视角。他对那些依赖于固定且基于实体的“自我”概念的道德判断和身份理论提出了质疑。
两位思想家均对此类范畴予以否定,从这一点出发,詹波尔-佩辛格探讨了他们如何将伦理视为一个持续生成的过程。他提出了一种规范性的愿景,强调成长和自我超越。但同时,他也认识到,应当支持一种既能实现人生意义,又能让人生过得舒服的价值观。
《德勒兹、克尔凯郭尔及自我伦理》
引言:为何选择德勒兹与克尔凯郭尔?
康德与浪漫主义的遗产
克尔凯郭尔与德勒兹的信仰与共振
作为内在伦理学思想家的克尔凯郭尔
克尔凯郭尔、德勒兹与内在论伦理学的自我
信仰、创造与德勒兹式主体的未来
结论:克尔凯郭尔与德勒兹——存在哲学家
参考文献
附录
收起
媒体评论
“詹波尔-佩辛格成功展示了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思想对当代大陆哲学传统辩论的持续相关性,并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思考一种与德勒兹(Deleuze)这样的内在性哲学相兼容的克尔凯郭尔式伦理学。”
——亨利•萨默斯-霍尔《诺特丹哲学评论》(Notre Dame Philosophical Reviews)
“尽管德勒兹对克尔凯郭尔极具赞赏,但这种赞赏却时常遭到忽视,可能是因为有些人犹豫是否应该承认德勒兹受到了这样一位深刻宗教思想家的影响。詹波尔-佩辛格这本出色的著作不仅对克尔凯郭尔与德勒兹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评估,还对他们共同关注的内在论伦理学项目提供了深刻的哲学分析。”
——丹尼尔•W•史密斯(Daniel W. Smith),普渡大学
“《德勒兹、克尔凯郭尔及自我伦理》(Deleuze, Kierkegaard, and the Ethics of Selfhood)是一部令人钦佩的作品,它不仅会引起德勒兹研究学者的极大兴趣,也会吸引所有对后康德欧洲哲学史和宗教哲学感兴趣的读者。”
——罗伯特•W•卢泽基(Robert W. Luzecky),《宗教大陆哲学杂志》(Journal for Continental Philosophy of Religion)
“对其所属领域而言,这部书做出了具有启发性而富有成效的贡献,值得德勒兹和克尔凯郭尔专业领域的学者阅读,也值得其他领域的学者阅读。”
——史蒂文•莎士比亚(Steven Shakespeare),《丹麦哲学年鉴》(Danish Yearbook of Philosophy)
相关资料
亚马逊畅销书排名:
#273 in Deconstructionism History & Critici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