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
-
斯蒂芬·凯夫,坎塔·迪哈尔
-
Stephen Cave, Kanta Dihal
-
斯蒂芬·凯夫(Stephen Cave)目前担任剑桥大学利弗休姆未来智能中心主任,研究方向聚焦于技术哲学和伦理学,特别聚焦于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生命延展技术。他著有《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年度好书《不朽》(Immortality,皇冠出版集团,2012),《我们是否应该渴望永生》(Should We Want To Live Forever,劳特利奇出版社,2023),并与他人...
|
|
|
|
-
《想象人工智能:世界如何看待智能机器》
-
IMAGINING AI: How the World Sees Intelligent Machines
- 图书类型:大众社科
- 作者:Stephen Cave, Kanta Dihal
-
出 版 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代理公司:ANA/Jessica Wu
页 数:442页
出版时间:2023年5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
审读资料:电子稿
- 联系人:Rights
浏览次数:42

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AI)如今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然而,在英语世界及其他地区,人们对AI的认知却仍由好莱坞叙事主导,技术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由一群不成比例的白人、男性、美国精英所塑造。但早在人类能够真正建造智能机器之前,不同文化就已经形成了各自对智能机器的想象,这些想象在哲学、文学和电影传统中的体现可谓千差万别。本书关注的正是这些不同的想象。
《想象人工智能》聚焦于各种对存在智能机器的未来产生的愿景、其多样性及其对AI的研究、监管和实施可能具有的重要意义。本书结构按地域编排,每章深入探讨一个特定地区或文化是如何想象智能机器的。来自学界与艺术节的各领域顶尖编著者参与了本书的编...
展开
人工智能(AI)如今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然而,在英语世界及其他地区,人们对AI的认知却仍由好莱坞叙事主导,技术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由一群不成比例的白人、男性、美国精英所塑造。但早在人类能够真正建造智能机器之前,不同文化就已经形成了各自对智能机器的想象,这些想象在哲学、文学和电影传统中的体现可谓千差万别。本书关注的正是这些不同的想象。
《想象人工智能》聚焦于各种对存在智能机器的未来产生的愿景、其多样性及其对AI的研究、监管和实施可能具有的重要意义。本书结构按地域编排,每章深入探讨一个特定地区或文化是如何想象智能机器的。来自学界与艺术节的各领域顶尖编著者参与了本书的编撰,共同探讨在本土叙事、数字技术与主流西方叙事的碰撞,是如何在全球不同语境中催生出新的想象空间和见解的。他们的分析范围广泛,从古代哲学到当代科幻小说,从视觉艺术到政策论述皆有涉及。
本书为理解AI伦理中部分最重要的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如中美两国对AI的看法差异,数字化新殖民主义等。如果你想了解对不同文化背景与当今最重要的技术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这本书可谓必读之作。
《想象人工智能:世界如何看待智能机器》
1.引言
2.人工智能的意义:跨文化比较
第一部分:欧洲
3.人工智能叙事与法式格调
4.作为新政治主体的仿生人:意大利赛博朋克漫画《兰克瑟罗克斯》
5.探索人工智能的德国科幻文学:《期望、希望与恐惧》
6.自动灵知:论莱姆的《科技全书》
7.《皮箱里的男孩们》:苏联科幻小说中作为主要人工智能概念的邪恶机器人与搞笑机器人
8.俄罗斯对机器人、半机械人与智能机器的想象:百年历史,第1部分
第二部分:美洲与太平洋地区
9.“天使陨落如火”:好莱坞如何想象人工智能
10.巴西的非洲未来主义与反抗算法种族主义的美学
11.拉丁美洲艺术中的人工智能
12.技术与主体性的想象:近期拉丁美洲科幻小说中的人工智能呈现
13.对本土人工智能的想象
14.毛利智慧:土著数据的主权与未来性
第三部分 非洲、中东与南亚
15.从塔法到罗布:萨蒂亚吉特·雷小说中的人工智能
16.非洲的算法殖民化
17.异域人工智能:以“奥格班吉”为例
18.人工智能绿洲?中东与北非对智能机器的想象
第四部分:东亚
19.日本的“有心”工程机器人:人工情感智能中的文化差异政治
20.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唯发展主义:解码韩国关于人工智能的政策论述
21.中国哲学如何影响人工智能叙事和设想的人工智能未来
22.先秦思想家对机械发明的态度及其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23.中国科幻小说中的人工智能
24.灵魂算法:近期中国科幻小说中的人工智能叙事
25.智能基础设施、人作为资源与共同进化未来:新加坡的人工智能叙事
收起
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宝贵的著作,其内容游走于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信息技术领域之间,不仅补足了控制论一向偏好的跨学科性,更致力于该领域的去殖民化,并突出强调了人工智能的全球未来。”
——保罗·马奇-鲁塞利,《根基:国际科幻评论》(Foundation: 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cience Fiction)编辑
“要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人类繁荣,需要更好地理解技术部署中可能遇到的全球性条件,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会产生何种社会价值观。《想象人工智能》巧妙地将学者、艺术家等各界人士汇聚一堂,为人工智能与社会领域的研究做出了意义深远的贡献。”
——罗伯特·M·杰拉奇,《人工智能的未来:印度、美国视角》(Future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erspectives from India and the U.S.)作者
相关资料
亚马逊畅销书排名:
#506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ooks)
#588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Books)
|